•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寿命长短取决瘀堵、瘀堵程度参看舌脉

  [复制链接]
3517 3 上医网 发表于 2015-8-27 20:43:4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的健康,取决于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的工作质量。而我们的寿命呢?则取决于各个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它们的使用寿命则取决于它们的衰老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Q) Z( z2 f5 [# w0 L, X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矮的那个木板之长短。而一个人的寿命,则取决于最早报废的那个系统。一个肝癌患者40多岁就死了,是因为他的肝脏报废了,尽管其它系统还好好的。一个高血压患者30多岁脑血栓死了,是因为他的大脑报废了,尽管其它系统好好的。# y% a( ~) }$ X6 E) X
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关照好身体的每个系统。而影响系统衰老速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于微循环的瘀、堵程度和速度。也就是说,人的寿命取决于微循环。
4 J4 G, B& @" D有人为什么会早死呢?就是说,最早报废的系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就是因为“局部微循环”出现了问题,关于这个道理和解决局部微循环的问题,将在各个部位调理的文章中一一探讨。
% j+ N# q; Z' j% e人为什么到“七老八十”就会老死?人越老,行动越迟缓,都会这样的感觉,越来越没劲了,走不动了。到底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微循环。微循环都是处于身体的外端和远端,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快速衰老。而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体的中间部位循环畅通,四肢和远端的微循环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了尽头了。
6 q) l6 f" G- o9 L  T/ v; [3 F% ?1 G为什么有人能活一百多岁?因为他们的微循环能够保持畅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未老先衰”?,是因为他们虽然年青,但微循环瘀堵的却很严重了。这不是凭空想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再和下面的瘀堵级别对比,大家就会判断自己大概的未来。6 t: i3 |; S  q0 [) W" F; ?2 p5 ?
那么,瘀堵会有什么感觉呢?或者说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瘀堵呢?瘀堵首先会有疼痛。疼痛是好事还是坏事?经络或者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疼痛,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疼”。很多人最害怕的也是疼痛,很多人最急于治疗的还是疼痛。因为疼痛让人无法活动,疼痛让人无法吃饭,疼痛让人无法入睡。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不明白,我们身体一旦有问题,我们怕的不是疼,而怕的是不疼。疼是好事,说明血液循环还没彻底堵死,身体在产生自救,在冲击“瘀堵”。而一旦堵死了,你就感觉不到疼了,这样反而坏了大事。就像很多人有静脉曲张,我们能够清清楚楚看到一条条血管都被堵死了,可有人感觉到疼吗?也许很多人没注意过,静脉曲张只是在早期才会有疼痛的感觉,到后期彻底堵死就感觉不到疼痛了。血管都被堵死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疼痛了,随之而来的是麻、木、凉,这才是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对付疼痛的办法是用的止疼药,千万不要认为以后不疼了就是好事。只有把经络彻底打通了,才是解决疼痛的最根本办法。因为不仅仅是解决疼痛的问题,而是消除隐患的问题。
# u" L) z1 _) v' b/ r+ d% I血液循环最容易在哪里瘀堵呢?关节和毛细血管。关节处有很多内通外联的缝隙,中医叫穴位,是外邪侵入和内邪外排的“突破口”,大家注意一下就明白了,身体的穴位在关节处最多。所以大家千万别轻视或忽视关节的异常,这个报警信号最重要,通过拔罐加温灸是向外“祛邪”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毛细血管都是在微循环上,关节也多是毛细血管,因为一般大、中血管不会堵。
! c$ V6 d' n) m5 E4 l2 X3 R为什么微循环容易堵呢?(1)血液里的杂质,千万不要轻视,身体每天都在创造垃圾。(2)感受“风寒”,一受风寒血管就收缩,而血液也会变粘,就会造成瘀堵。一是关节、皮肤受寒冷刺激,二是内脏(肠胃)容易受“冷饮、冷食”刺激。所以,在布满毛细血管丛的微循环是最容易瘀堵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微循环的瘀堵都会存在,而且都在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虽然在身体内里,我们看不到,但我们能感觉的到,人越老行动越迟缓,这就是因为年老“血脉不活”的表现。就像刚才提到的“静脉曲张”,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而我们身体内里看不到的呢?
; ^! P6 u# \6 x. [+ H1 \如何能直观地判断身体瘀、堵的程度呢?还有一个“窗口”可以帮助我们,这就是“舌下静脉血管”,中医称为“舌下络脉”,现在中医已经形成“络脉”学说,成立了“络脉”学会。舌下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舌脉色青紫,其形粗长或怒张,提示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其色淡紫,脉形粗大或怒张,提示寒邪凝滞或气虚血瘀;其色紫红,脉形怒张,提示热壅血滞,其色淡红或浅蓝色,脉形细小,提示正气虚弱。0 V+ u. \+ g% _$ T4 g; {5 F. n! f
舌下络脉的变化,主要提示瘀血病变的存在,根据其色青紫 、淡紫、紫红,分别确认瘀血属气滞、寒凝 、气虚,还是热壅。一般我们简易地把瘀堵程度分为四级,可参看相册里的判断照片。* b  v& E6 y, T, ?
一级:舌下两条静脉隐现,主干直径在 2.6毫米以下,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整条舌下静脉无扭曲、怒张。8 f9 q8 T6 }% A7 L4 h3 i! t
二级:主干饱满,直径不超过2.6毫米,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1/2,轻度弯曲。, S( R) q, m. [1 a( O8 o
三级:主干饱满,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轻度弯曲。三级者表示气血循环有瘀堵。
5 l- H3 p6 z" o  W3 a四级:主干饱满,曲张明显,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或将及舌尖,外带有粗枝状分支或鱼子酱刺状。四级者表示体内有早期肿瘤。1 Q: B! A: @0 f( m, ?
图片图片
3 R' w8 P) J3 Q7 Y8 `9 ^  G, f治疗肾阳虚三个穴位(男女通用,转载论坛)
+ G) b# F9 k4 y7 ~# O' H( t# Y+ X; I肾阳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又疲劳、坐立不安。
/ y, W- o1 B4 c. `  f/ u& H/ o1 [* J: A- G  C/ E
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 G) _! c( W$ G" p

2 u& t, [1 Z4 @# `2 ]5 C7 Z0 o1 O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气又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属先天之气,所以,人们常说伤什么也别伤了元气,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而卫气(卫阳),有“卫护”的意思,主要起温养、防御内脏和肌表的作用,它来自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
. c; U% n+ N# c: V: Y2 n2 `: B* ~
阳虚的意思主要就是指卫气卫阳虚。而宗气是由肺吸收的自然之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相融而成,它推动肺气的升降和心血在全身的散布运行。$ ]' `/ L. a$ c% \4 I0 Z9 N
. c  s# I& X4 h2 S# O3 m. ?  N6 `& i
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要通过后天的精心调养来呵护。自小感冒不断是因为先天元气虚弱。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则是卫阳虚弱,热量不够了,以至于温养功能不足;同时会腰痛、尿频、尿急、尿短、易疲劳、恐惧;没有力量推动阴津向全身滋润,所以人才会口干、咽燥、爱喝水,卫气弱了,保卫身体的功能也降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降低了,所以才会比较容易得口腔溃疡。同时,卫气不足还导致肾这部机器在运转的时候没有润滑油(缺少津液)摩擦生热,表现在人体就是腰酸、小便黄热、坐卧不安。% F; |& }$ i$ X: O; W" D
0 j( X7 G8 n* S" j
肾阳虚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胃、肺和肾脏上的重大疾病,千万不能小视。6 k9 m4 `5 g, C5 r+ E. h+ N

+ [( w% d' @2 o6 Y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只需要使用以下3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 g3 h1 R+ X& b; s5 E/ d  A

  l: N: {) T7 U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 D# O0 V$ I3 x8 T1 h) ^

+ @$ k- k1 x6 K1 @0 N* M- N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0 N; U; `9 o9 N3 h$ z' e2 q, J5 ~: r0 e/ M. \
; m8 r. c! R; z: Y" q& n& N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 A4 ?  S3 D# `! ^# C" f  d6 h# E1 d
/ Y: r. @  d1 X% X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 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 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 }- g( Z% Z( t& ?8 V. K
来源:上医网

3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9-3-2 14:03

希望重来150703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15-8-29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徐州
收藏学习了。
abcdef123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4-1 14: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保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累计签到:858 天
连续签到:33 天
[LV.10]至尊爱粉
生命不息999  博士二年级 发表于 2019-3-2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谢谢分享,学习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