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签到:6 天
连续签到:3 天
[LV.2]与爱新人
“抗癌神话”欺骗患者十年 曝光数次屹立不倒
l# `7 Q* @" c- c3 v8 i: A0 C: o, d; w) {! w
# L& l1 d6 U. q# m绿谷集团狂骗癌症患者真相
: _& x k, E" E. ?
+ v% r1 Y7 I) N! C& i 临床资料造假,广告宣传造假。一个假药企业为何十年不倒? 1 e( `) R. Q8 ~8 y- v3 X; {
- N6 E; t+ Z7 i5 y! x- h/ V6 J8 h! I& L V. S) [, D- F' T/ W1 {
原本是一个保健品,通过不断改换名称和行贿改成药品。自印假报纸宣称是“全球首个灵芝抗癌新药”。被注销药字号后又推出“新一代产品”,继续演绎着传承了十年的“抗癌神话”。这期间,患者大量投诉,造假事实确凿,本应由监管部门强制撤消其假药批号的行为,却变成了企业主动申请注销并召回假药的“义举”。 F7 z( {% o. f @1 I
7 D) M: F& w; Y5 t 6月中旬,北京李秀兰等四名患者分别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绿谷集团“销售假药、虚假宣传、欺诈患者、牟取非法利润的违法行为”,并要求给予赔偿。
7 Q+ v+ _" e! M5 S' \9 U& n j8 F# H" ^9 Q" w f* c1 [: V
原告所指称的绿谷集团所售假药就是双灵固本散(原名中华灵芝宝)。早在2001年,山东省藤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刘运毅曾代母亲与上海绿谷集团就中华灵芝宝打过一场官司,最终获得绿谷集团25440元的赔偿。
, Q t9 _7 E4 w/ k* b* E
; w6 u: E+ v$ }! c/ k6 u. E “对人体肺癌细胞株的抑杀率为100%,对人体胃癌细胞株的抑杀率为98.4%……大多数癌症病人服用5至7天就可见效,晚期肿瘤患者原来卧床不起,服用后短期就可下床活动”;“美国FDA已经列入临床许可范围”;“全球首个灵芝抗癌新药”……十年来,这样的广告语一直在各大报刊、电视台反复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和视觉。如此动人的抗癌神话,自然使无数肿瘤患者上钩。巨额花费之后,生命并未保住。有的人因轻信其广告,放弃西医治疗,以致耽误了病情而提前结束了生命。
0 s6 m7 b0 t5 _! F
( O' A! _. n8 l1 P' ?: { 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的弥天大谎虽被有关部门和大量媒体曝光无数次,但该企业以及其产品却不断翻新,屹立不倒。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7月国家建立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以来,双灵固本散(及其原名中华灵芝宝)不仅是这个违法药品广告公告“黑榜”上名居前列的“常客”,而且还多次“名列榜首”。到2006年年底为止,双灵固本散列入国家级《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次数竟然高达800多次,创造了国内药品违法广告之最。
* J1 s1 p8 A" h8 @# K9 o" p8 R+ V6 o) l4 X, C# ~- _6 T4 r
据绿谷集团网站介绍,该企业成立于1997年1月,注册资金3.98亿元,是位列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的大型民营企业,拳头产品是双灵固本散。其实,该企业发家的核心产品也就是其前身中华灵芝宝。多年来,双灵固本散因售价奇高而颇受指摘。该产品200克一盒,售价1590元,一般至少使用三个疗程,这就需要2.5万元左右。绿谷对外宣称,该药品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 ' z0 O* T* n' E$ e# K3 a$ ?/ b
3 p$ \3 g! g* w
不久前,双灵固本散却传出从市场上撤出的消息。一种说法是,药监反腐风暴击中了厂家——绿谷集团;另一种说法是,双灵固本散执行的质量标准将要向社会公布,绿谷集团为了阻止其他厂家仿制,主动申请注销双灵固本散。 0 d+ G1 y6 ?- m* L
" G! G( j# f/ Q- G- g 围绕着绿谷集团以及双灵固本散的各种传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进行了大量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由企业与权力部门勾结,获得假药批文,并由所谓学术专家鼓吹的“抗癌神药”真面目逐渐清晰起来。 2 F! @# W0 e( q9 S7 }2 s& G
& ^4 S: m( Z/ j
一份急件紧急注销 “抗癌神药”
1 F1 ^7 B g/ @' o" h/ W. a0 M6 L$ g3 t# M
4月29日,一份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急件发到了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容如下: ( }7 V* ^( L( i3 _
& h7 W* b5 [' S! n R2 m' Y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 \! }7 n# ]. @. r# U% _' v& G" ]9 N M# s+ l2 J6 I, U9 k
你局《关于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双灵固本散”有关事项请示的报告》(陕食药监字200712号)收悉。
* }$ }% m( {5 [! C+ {! J
2 {7 e& ~2 Y% l* U 鉴于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双灵固本散”申报中药保健药品整顿的临床试验资料存在不真实问题,该品种广告宣传内容超出已批准的功能主治范围,根据该企业申请及你局请示,经研究,批复如下:
# I. m& z6 C* \0 F" y- L9 I5 n4 G; ?8 @
一、同意注销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双灵固本散”2002B0798号药品批件,注销“双灵固本散”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28。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应于收到本批复20日内将上述药品批件的原件交至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 H5 F( S( }- `: v. l$ z
' J: p! H* b% G! C! ]
二、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应当自收到本批复之日起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双灵固本散”,召回已上市产品。
) c7 g2 q* ^" t4 }1 Q
$ a! l* |2 E2 B 请你局收到本批复后立即将本批复送达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并负责监督上述决定的实施,及时上报执行情况。 * I, ?, X) z) I5 B
( X/ z# B& ^6 _" k8 v2 P
二OO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 w% T" ?: a: N* ]! E) u( S4 F+ K( D
9 Z3 @" f3 O0 F1 K# n 由于急件内容只是在药监系统内部传达,并不为外界所知。记者7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的西安、咸阳调查时,曾走访多家药店,药店销售人员对双灵固本散药品批准文号被注销一事并不知晓,只知道该药已经被厂家撤回,买药患者对此更是一无所知。 2 b, H9 w# R. p& @( Y& B" L
/ T. _, z7 N Y5 W8 x; P* Y
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绿谷),发现该厂处于停产状态,一位留守人员告诉记者:“工厂正在放假。”但对于为何要放假,他称不知情。 : }: M: X" L% A( w6 u+ ?- G
8 R: w1 w% {' ^" t
在绿谷集团内部,西安绿谷的地位很高,上海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亲自担任西安绿谷的法人代表,它是绿谷集团的生产基地,也是发家之地。 / H5 F( B4 e6 E' f8 z+ T3 O4 L1 s3 }) [
7 X1 b3 m/ y, S0 x N
但是,西安绿谷从一开始就在造假、行贿、诈骗的漩涡里与政府、患者、媒体周旋着。 : Q& z, d/ K5 G) H+ G
) _7 r% G% {) F2 e) h$ i* s
对此,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相关事实已有判决认定:原陕西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赵斯安,在1996年2月15日、5月15日,先后两次收受上海巨人集团出资、陕西省明德制药厂送上的现金,构成受贿罪。
. {2 p3 G$ G2 p% Y2 U% X* R$ r6 u; u8 t% l
而绿谷集团和西安绿谷制药公司的前身分别是上海巨人集团和明德制药厂,负责人都是吕松涛。送钱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办理“中华灵芝宝”、“灵芝片”、“灵芝胶囊”等5种药的批文。 # Q5 X6 F& s) \! _( T+ F
8 ]* E5 L- a# |6 V8 M" t! i1 {; W/ F 经过“暗箱操纵”的中华灵芝宝,从一上市就劣迹斑斑,在全国进行虚假宣传,屡被北京、湖南、长沙、福州、江西等省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可是,它却能在保健品大限(2002年12月31日)前,顺利完成由“卫药健”向“国药准字B”的晋级。2002年11月26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中华灵芝宝转为“国药准字”B20020428,并更名为双灵固本散。 |
|
|
|